News and information
2023.06.16來源: 廣州日報編輯:媒體部
中小民營企業實現躍升的關鍵路徑是融入產業鏈,獲得持續不斷支持和合作機會。6月15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廣州首屆百家新銳企業培優計劃”(以下簡稱“銳100培優計劃”)媒體訪談會,通報廣州首屆針對營收規模在1000萬元到2億元之間的民營企業的培優計劃進展情況。與會的生物醫藥健康領域、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智能制造領域、新能源新材料領域和半導體及集成電路領域等五大領域的龍頭企業負責人表示,將發揮帶動作用,推動中小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既要選出新銳企業,也要負責推動新銳企業發展
由廣州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市工信局、市國資委、市科技局聯合開展的“銳100培優計劃”于今年3月17日啟動。目前,線上、線下申報咨詢解答超過1000人次,系統內已注冊申報企業592家。報名的截止日期是6月30日。
這次“銳100培優計劃”不僅僅面向在廣州注冊的企業,也向有意愿來廣州投資和創業的企業開放。根據申報條件規定凡是在2023年9月30日前完成在廣州注冊的企業皆可參加此計劃。廣州將以優質的營商環境和培優的扶持政策吸引全球科技型、創新型企業落戶廣州。
新銳企業有何標準?“專精特新”是大方向
在龍頭企業家眼中,什么樣的企業才是新銳企業?“專精特新”是各鏈主企業普遍認同的方向。
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專業委員會主任、佳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偉認為,新銳企業不一定在現階段規模很大或者盈利能力突出,但是在商業模式、核心技術或核心產品上具有創新性與領先性;在產業鏈中專注于某個特定環節,具備很強的成長性,有望發展成為本行業中的獨角獸。此外,作為新銳企業的企業家,要具備企業家精神,具有清晰的發展路徑目標、敏銳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充分的創新性和創造性,以及勇氣、擔當和冒險精神。
作為智能制造領域專業委員會主任,廣州市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白云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德良認為,未來智能制造領域中小企業的發展一定是走“專精特新”的道路。“我們希望,在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都能引入在各細分領域具有創新性、先進性,具備一定能力支撐,有望成長為細分領域龍頭、企業或者行業領軍企業的單位。”胡德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