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and information
2025.08.05來源: 編輯:
近日,人工智能標準行—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5版)》。指南以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為主線,遵循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基本原則,旨在構建工信領域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體系。
?
指南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統籌人工智能發展和安全的基本原則,旨在進一步加強人工智能安全領域標準化工作系統謀劃,構建保障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實現高水平安全的標準體系,夯實標準對推動技術進步、促進企業發展、引領產業升級、保障產業安全的基礎性、引領性、支撐性作用,更好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加速邁向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
指南提出,1-2年內,急用先行,快速突破,初步構建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人工智能安全標準體系框架,明確標準體系的總體架構、分類和關鍵標準領域;3-5年內,全面保障,產業落地,完善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人工智能安全標準體系,補充和細化各領域的安全標準,涵蓋人工智能系統的設計、開發、部署、運行、維護等全生命周期,覆蓋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人工智能應用的各個方面,并促進與國際標準的對接協調。
指南對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標準體系結構、框架,人工智能治理能力、基礎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算法模型安全、應用安全、賦能安全等作了規定。
其中,在智能產品安全方面,要求規范人工智能產品在具體應用場景下的安全要求,包括智能機器人、智能運載工具、智能移動終端、數字人、智能系統、生物特征識別終端等智能產品安全防護與檢測標準。
在智能服務安全方面,要求規范面向特定業務場景提供的人工智能服務安全保障要求,包括智能軟件開發安全、智能設計安全、模型即服務安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安全、生物特征識別服務安全、智能產品輔助操作安全、智能服務安全運營、智能服務安全風險評估、智能服務安全保障能力評價等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