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and information
2025.08.21來源: 編輯:媒體部
安防行業的渠道體系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從昔日 “得渠道者得天下” 的黃金時代,到如今代理商與品牌商對簿公堂、傳統渠道商陷入虧損潮,安防渠道的生存環境已發生深刻變化。市場飽和、數字化沖擊、智能化浪潮疊加經濟下行壓力,共同催生了渠道體系的重構。在這場轉型中,品牌商的戰略調整與渠道商的生存選擇相互交織,既暴露出舊有模式的弊端,也孕育著新的發展機遇。理解安防渠道的現狀、矛盾與未來方向,成為把握行業變革的關鍵。
傳統渠道的困境:舊模式難以為繼
傳統安防渠道的衰退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曾經依靠 “搬箱子” 賺取差價的模式在新的市場環境下舉步維艱。
經濟下行壓力下,市場需求減弱,工程項目減少,長尾市場需求碎片化,直接影響了渠道商的營收穩定性。代理商拿貨成本持續攀升,同一款產品的拿貨價可能比市場價高出 20%-30%,專業安防品類的差價甚至達到數百上千,利潤空間被嚴重擠壓。更令人棘手的是,不同品牌的壓貨和返點機制不一,同款產品不同批次的價格差也常引發糾紛,許多囤貨過量的代理商因無法及時結清賬款而陷入法律訴訟。
線上渠道的崛起進一步沖擊了傳統模式。電商平臺的價格透明化導致 “產品價格倒掛” 現象頻發,渠道價格與電商價格的不統一讓代理商陷入被動 —— 消費者在線上看到低價后,往往會向線下代理商施壓砍價,或直接選擇線上購買,導致線下渠道流量流失。
品牌商為在電商平臺獲得曝光,不得不增加投流成本,而這些成本間接轉嫁到渠道商身上,形成惡性循環。與此同時,電子城、安防城等傳統線下陣地接連關門,客戶采購習慣加速向線上遷移,中小客戶尤其明顯,幾秒鐘內就能在電商平臺完成交易,讓依賴線下檔口的渠道商失去了流量根基。
存量市場的競爭白熱化加劇了渠道商的生存壓力。安防行業新增需求放緩,品牌商為搶占市場份額,紛紛自建電商平臺或直營渠道,直接擠壓了傳統渠道商的生存空間。以??低?、大華股份為代表的行業巨頭,通過數字化工具提升直營效率,進一步削弱了代理商的中間價值。曾經 “躺著賺錢” 的生意如今成了 “高危行業”,不少一級代理商在經營數年后累計虧損數百萬元,甚至陷入 “倒閉潮”,傳統渠道的黃昏已然來臨。
品牌商與渠道商的博弈:合作關系重構
品牌商與渠道商的關系正經歷從 “共生” 到 “博弈” 的微妙轉變,雙方的矛盾在戰略調整中逐漸顯現。品牌商的渠道策略各有側重,但都不同程度地將轉型壓力傳遞給了渠道商。
??低曂苿?“全鏈路數字化升級”,通過 “??翟粕?rdquo; 平臺提升效率,但同時要求代理商囤積 “文搜 NVR” 等大模型設備,將周轉周期從 60 天拉長至 90 天以上,加劇了渠道商的現金流壓力;大華股份發力 “區縣下沉”,卻將資源集中在省會城市的旗艦體驗中心,對三四線市場的渠道支持不足,讓下沉市場的渠道商只能 “自己一鍬一鎬刨客戶”;宇視科技雖強調 “生態共生”,承諾不強制壓貨并保障區域保護,但品牌聲量在下沉市場的不足讓渠道商難以打開局面。
渠道商對品牌商的策略調整普遍感到不適。??档拇砩虛谋?“綁死” 在數字化轉型中,投入大量資源卻難以獲得相應回報;大華的渠道商則愁于 “偏遠” 市場的覆蓋成本,技術培訓雖實用,但人臉門禁等產品的毛利持續壓縮,只能賺取微薄的施工費;宇視的合作伙伴雖認可 “聯合研發” 模式帶來的利潤提升,卻憂于品牌影響力不足導致的市場拓展困難。這種博弈背后,是雙方對價值分配的認知差異 —— 品牌商希望渠道商承擔更多轉型成本,而渠道商則渴望獲得更公平的利潤空間和更穩定的政策支持。
價格管控和區域保護是雙方矛盾的焦點。品牌商為維護市場秩序,要求代理商不得低于控制價銷售,也不得跨區域調貨,但執行過程中常因監管不力導致竄貨現象頻發,破壞了區域渠道的平衡。部分品牌商在市場需求減弱時,選擇逆市漲價或減少返點,試圖通過壓縮渠道商利潤來維持自身業績,這種短視行為不僅引發合同糾紛,更損害了品牌形象。而渠道商為求生存,不得不采取 “做不了一級代理就做二級,不壓貨、按需訂貨” 的保守策略,甚至出現跨區域串貨、低價傾銷等違規操作,進一步惡化了合作關系。
盡管矛盾重重,雙方仍在探索新的平衡點。有行業人士指出,健康的合作關系需要品牌商 “維護價格機制,給予代理商自主選擇代理機制的權利”,也需要渠道商 “客觀評估自身能力,不盲目接盤超出承載范圍的鋪貨要求”。在安防向智能化轉型的背景下,品牌商與渠道商的關系正從 “單純買賣” 轉向 “價值共創”,但這一過程注定充滿陣痛。
渠道商的轉型路徑:破局之道探索
面對困境,部分渠道商已開始探索轉型之路,從不同維度尋找新的生存空間。線上線下聯動成為許多渠道商的首選策略。他們不再排斥電商,而是主動擁抱短視頻和直播平臺,化身 “安防達人”,通過展示工程案例、演示產品效果吸引客戶。
成都某渠道商作為典型例子,其發布的夜視效果演示視頻、安防真實案例講解等內容,單條視頻帶來的訂單量遠超線下拜訪,成本卻低得多。同時,他們在淘寶、京東等平臺開設店鋪,結合直播帶貨、促銷活動擴大覆蓋面,并將線上流量引導至線下,提供安裝、維護等本地化服務,形成 “線上獲客 + 線下服務” 的閉環。這種模式既發揮了線上的流量優勢,又保留了線下的服務價值,讓渠道商在數字化時代找到新定位。
下沉市場成為渠道商的重要突破口。在一二線城市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三四線城市和縣域市場的安防需求因 “智慧城市”“平安鄉村” 等政策逐漸釋放,這些市場的客戶更看重本地化服務,而非單純的價格,恰好契合渠道商的優勢。渠道商通過與地市經銷商結盟,提供產品選型、技術支持、方案設計等增值服務,共同開拓市場。
例如,針對農村 “雪亮工程”,他們推出低成本、高可靠的監控套餐,精準滿足需求;在縣域商業體建設中,提供從設備安裝到系統維護的全流程服務,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這種深耕下沉市場的策略,讓渠道商避開了與品牌商直營渠道的正面競爭,通過區域壁壘構建獨特優勢。
聚焦行業細分領域,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是渠道商提升附加值的關鍵。安防行業正從 “賣產品” 轉向 “賣方案、賣服務”,不同行業的需求差異顯著:零售行業需要客流統計和防盜監控,教育行業關注校園安全和遠程管理,制造業聚焦生產安全和設備監控。有遠見的渠道商鎖定 1-2 個領域,深挖客戶痛點,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務。
他們學習???、大華的開放平臺,開發適配特定場景的應用,讓設備從 “看得到” 升級為 “看得懂”—— 例如,為智慧礦山定制集門禁管理、車輛識別、異常報警于一體的系統,為智慧社區設計人臉門禁與物業系統的聯動方案。這種轉型讓渠道商從 “產品搬運工” 變成 “技術服務商”,利潤空間和客戶粘性都得到提升。
未來渠道生態:價值重構與生態共生
安防渠道的未來不在于 “消亡”,而在于 “重生”,一種以價值為核心的新型渠道生態正在形成。品牌商的角色從 “管控者” 轉向 “賦能者”,通過技術、工具和資源支持渠道商轉型。
熵基科技的 “熵基云商” 平臺為渠道商提供線上營銷工具,幫助其提升獲客效率;大華股份開設 AI 算法訓練營,免費為渠道商提供技術培訓,助力其掌握智能設備的應用能力;??低晞t開放部分 API 接口,允許渠道商參與定制化方案開發。這種賦能不是 “負能”,而是通過提升渠道商的專業能力,共同做大市場蛋糕。
渠道商的多元化發展將成為常態。未來的渠道商不再是單一的 “代理商”,而是呈現多種形態:有的專注線上電商,玩轉流量經濟;有的扎根區域市場,成為本地化服務專家;有的深耕行業方案,成為技術驅動的服務商。無論哪種形態,其核心價值都在于 “連接” 與 “賦能”—— 連接品牌商的技術與客戶的需求,賦能場景落地與價值實現。例如,某渠道商聚焦智慧零售,既能為品牌商反饋零售場景的設備優化建議,又能為超市、商場提供從設備部署到數據運營的全鏈條服務,成為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生態化協作將取代傳統的上下游關系。渠道商、品牌商、集成商甚至其他渠道商將組成網狀協作結構,共享資源、互補優勢。在一個智慧園區項目中,品牌商提供核心設備,渠道商負責本地安裝和維護,集成商進行系統整合,各方分工明確又緊密協作,共同為客戶創造價值。
這種生態模式下,渠道商的本地化服務能力和客戶洞察成為獨特 “長板”,難以被品牌商直營或電商平臺替代。宇視科技與渠道商聯合開發智慧社區方案,正是這種生態協作的體現 —— 渠道商提供本地需求洞察,品牌商提供技術支持,最終方案既符合市場需求,又具備技術競爭力。
安防渠道的轉型陣痛是行業升級的必經之路。從 “渠道為王” 到 “生態共贏”,從 “搬箱子” 到 “創價值”,安防渠道正在經歷脫胎換骨的變革。那些能抓住數字化機遇、深耕細分市場、提升專業能力的渠道商,終將在新生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內容來源:安防行業網,部分內容做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