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and information
2025.09.10來源: 編輯:媒體部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一重要文件由黨中央、國務院從國家發展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為推動我國人工智能技術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
《意見》的出臺不僅擘畫出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清晰路線圖,也為安防行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勁動力。作為數字經濟大省和安防產業重鎮,廣東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意見》明確指出,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正從試驗探索邁向價值創造階段,加速迭代演進。這一重要判斷肯定了人工智能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將其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該文件提出了三個階段發展目標:
到2027年,人工智能與重點領域廣泛深度融合;
到2030年,人工智能全面賦能高質量發展;
到2035年,我國全面步入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新階段。
這一戰略布局將有效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開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新賽道,培育和壯大新質生產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意見》中多項內容直接惠及安防行業,為發展帶來實質性利好。
在“人工智能+”治理能力行動中,文件明確提出要加強人工智能在安全生產監管、防災減災救災、公共安全預警、社會治安管理等方面的應用。
這為安防行業提供了明確的應用場景和政策支持。安防企業可以圍繞這些領域開展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智慧安全提升保障能力也成為重點任務?!兑庖姟芬笊罨悄芊揽?、感知等技術在公共安全領域應用,智能預警自然災害。同時推廣運用智能機器人、無人機等開展快速應急處置。
廣東省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早已在人工智能+安防領域布局落子。2024年5月,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就已印發《廣東省關于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的若干措施》,提出45條具體措施。
廣東計劃打造智能感知產業體系,建設智能傳感器產業集群和特色產業園,推動圖像、聲音、觸控等傳感器開發與產業化。到2027年,實現高端智能傳感器產業規模倍增。
同時,廣東將推進智能機器人創新發展,加快機器腦、機器肢、機器體等產品研發生產,推動人形機器人等具身智能機器人研制和應用。目標是到2027年,智能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達到900億元。
面對這一歷史性機遇,廣東安防企業可在以下領域重點布局:
智能感知設備:抓住廣東打造智能傳感器產業集群的機遇,開發高性能、低成本的智能感知設備,滿足智慧城市建設和公共安全需求。
智能機器人:結合廣東推進智能機器人創新發展的政策,開發適用于安防場景的巡檢機器人、應急處理機器人等產品。
大數據分析平臺:依托《意見》提出的數據與算力支撐措施,構建安防大數據分析平臺,實現海量視頻數據的智能分析和價值挖掘。
行業解決方案:針對公共安全、安全生產、防災減災等重點領域,開發定制化的智能安防解決方案。
《意見》提出構建開源開放生態體系,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這為廣東安防產業生態建設提供了政策保障。
廣東省公共安全技術防范協會將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
同時,協會將協助企業把握政策機遇,爭取項目支持,打造具有廣東特色的智能安防產業集群,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
到2027年,廣東將打造500個以上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400億元。這一宏偉目標為安防企業提供了廣闊市場空間。
隨著《意見》的貫徹落實,人工智能將在社會治安管理、安全生產監管、公共安全預警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廣東安防企業應當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加強技術創新,拓展應用場景。
廣東省公共安全技術防范協會將與會員企業一道,共同推動廣東安防產業智能化升級,為更高水平平安廣東建設提供技術支撐,為全國安防行業發展貢獻廣東智慧!
部分內容為AI生成